在晋中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体检的普及,越来越多人在检查中发现了肺结节。面对这一情况,大家往往充满疑惑与担忧。下面,就为大家揭示肺部结节的 10 个真相。
真相一:肺结节很常见。如今,由于胸部螺旋 CT 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体检的重视,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提高。在普通人群的胸部 CT 检查中,约 20%-40% 的人会被发现有肺结节。
真相二: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。超过 95% 的肺结节为良性,可能由肺部感染、结核、炎性假瘤、肉芽肿或既往炎症留下的瘢痕等引起。
真相三:大小、形态等可辅助判断良恶性。一般来说,结节越小,良性可能性越大。小于 5 毫米的肺结节,无论是毛玻璃结节还是实性结节,大多较为安全,只需定期年度随访;大于 8 毫米的结节,恶性风险会增加。另外,形态上如果结节有分叶、毛刺、胸膜牵拉等表现,恶性可能性较大。
真相四:高危人群更需关注。年龄≥40 岁,有长期吸烟史(≥20 包年或 400 年支),或戒烟时间<15 年;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,如接触石棉、铍、铀、氡等;合并慢阻肺、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;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的人,属于肺癌高危人群,发现肺结节后要格外重视。
展开剩余53%真相五:体检胸片难发现小肺结节。胸片分辨率有限,多数小于 1 厘米的结节在胸片上难以显示。胸部 CT 平扫能提供更多结节信息,如位置、大小、形态、密度及内部特征等,是评估肺结节的常用方法。
真相六:随访周期因人而异。结节<4 毫米时,若无高危因素,可不必常规随访;结节在 5-8 毫米之间,建议每 6-12 个月随访一次,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每 18-24 个月随访;结节>8 毫米时,每 3 个月随访一次。高危人群的随访时间需遵医嘱。
真相七:良性结节大多无需药物治疗。多数良性结节不需要药物干预。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性肺结节,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消炎药物。
真相八:肺结节不一定有症状。很多体检发现的小结节通常不会引起胸闷、气短、心慌等症状。若发现结节后出现这些症状,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。
真相九:生活习惯影响肺结节风险。吸烟与肺癌密切相关,戒烟、避免吸入二手烟和有害气体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如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等,有助于降低肺结节发生风险。
真相十:不要盲目相信 “消结节” 秘方。发现肺结节后,应前往正规医院,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。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,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。
如果您体检发现了肺结节,不要过度恐慌,也不要忽视。及时到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公众号挂号咨询专业医生,让医生为您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,助您正确应对肺结节。
发布于:山西省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